「尊重」,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尊重涵蓋的範圍極為廣大,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無不需要它。而兩性間的不平等,遠古至今即普遍存在於東西方社會之中。著現代文明迅速發展的腳步,社會大眾不得不正視「性別平等」和其相關議題。

  「多元性別、亮麗青春」是最近政府打出的新口號,五篇以學校生活中為中心的小故事,提醒我們應有的正確的行徑。其中,受我關注的是──「用雙腳跳出尊重」。追溯到小學的時光,我們班曾經一起學習舞蹈、甚至是出外表演,直到一年後演變為「對這門課程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可自由報名參加」。幾位男同學信心十足的加入是班上始料未及的事,我們對於性別毫無刻板印象,只是從未在腦海中想過此事。儘管老師公開這一次學習的舞蹈是大膽的「中東肚皮舞」,他們也未因此打退堂鼓,反而更進一步地勇往直前,一同扭動身軀,擺動四肢,沉浸在跳舞的快樂氛圍中,盡情地跳出自我。

  我覺得「學習」本來就是只需要「自己發自內心地喜歡、享受、覺得快樂」就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別特質,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應該不受到和性別有所關聯的限制和心靈的拘束,又或者是別人的嘲笑。

  在《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意思就是知道事情的道理並不難,去做起事來就比較難了。的確,面對這一些「簡單」的大道理,看似容易做時難。更不用說會擔心要是讓身邊的人知道,大家只會繼續的嘲笑,在他的背後說閒話。也會憂慮會因為大家認為他不符合現在社會價值觀的眼光,而不願與他相處。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皆可以試著去改變自己的想法。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中的最小單位,當大多數都試著改變自己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時,就會被掀起新的一股風潮,形成另一種新的文化。「大家都這麼做。這是文化。這是我們社會的文化。有什麼好奇怪? 你才奇怪。」

  小故事中,家長及老師的處理方法得宜,讓同學欣賞他的精采表演後,真的使曾經有些不苟同小光擁有的專長和興趣之人,明白以前對他的嘲弄是那麼地愚蠢,那麼地幼稚。事實上,老師們和家長在這裡也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需要他們在一旁的鼓勵、支持、加油、甚至一起學習,引導我們去尊重不同性別特質,矯正對男女生看法的差異性。

  Simone de Beauvoir說:「一個女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瑪格麗特·米德,一位出類拔萃的人類學家,發現在新幾內亞那裡,兩性的角色、氣質,與文明社會幾乎顛倒。這讓我們驚覺:原來我們所熟知的兩性角色特質,並非天生便是如此,只是發展出來的一種社會型態罷了。

  我也曾發現,在「他」的歷史〈history〉中,「她」的歷史〈hertory〉似乎不見了,或者皆以男性的角度來紀錄歷史。新一代的歷史學,要招喚回那些被遺忘許久的「她」的歷史,也要重新發現那扭曲變形的「他」的歷史。最後,要建立的是真正的「人」的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又到了愛貓時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